日前,市嘉丽发绣厂“绣娘”韩亚凤从盐城市人社局负责人手中接过省人社厅颁发的“韩亚凤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”荣誉证书和牌匾时,现场响起热烈掌声,韩亚凤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:“我将继续努力,带动更多的人创作优秀的发绣作品,为中国发绣之乡增光添彩。”

韩亚凤出生在西溪,1990年在姐姐韩春凤带领下,她尝试着做发绣,3个月时间,就绣出一幅单面绣作品。由此韩亚凤与刺绣行业结了缘。四五年间,她先后绣出《清明上河图》(片段)、《八仙过海》、《十鹤图》等15幅作品。
有一次送发绣产品到市嘉丽发绣厂时,巧遇厂长陈伯余。“你们目前的绣品层次比较低,品种也比较单一,到我这儿来吧,我会让你掌握全部发绣技艺。”陈伯余向韩亚凤发出邀请。韩亚凤毫不犹豫地答应了,她知道陈伯余是我市发绣行业领军人物,她期待在这里精进技艺、有所作为。1995年7月,韩亚凤正式成为陈伯余的“弟子”。
在陈伯余的精心指导下,韩亚凤的技艺有了很大的进步,特别是在绘制发绣长卷、彩色发绣、双面绣、双面异色绣、异色异样绣、胎毛绣和微发绣方面有独到之处。

一次,厂里决定把《闸口盘车图》创作成发绣作品,并将此任务交给韩亚凤。为了绣好建筑物以及磨面器具,韩亚凤把大量的功夫花费在如何运用白描的手法施行“界画”技艺进行刺绣,在针法处理上基本运用“滚针”,具备“平、齐、和、细、光、顺”的特点。经过近7个月的精心绣制,该作品在2014年省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上获得“艺博杯”银奖。
在一幅长86厘米、宽28厘米的作品中,108个历史人物神态各异,面部表情、动作、服饰、兵器迥然不同,人物头部也只有黄豆粒大小,绘绣难度之大,可想而知。这是韩亚凤用一年时间创作出的微发绣《一百零八将》。制作成功后不久便在中国美术馆展出,并荣获2016年“百花杯“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”金奖。
此外,她还绣制出《丝绸之路》《东台条子泥欢迎你》等紧跟时代节拍的发绣作品,引起广泛关注。
韩亚凤在发绣艺术的天地里尽情耕耘,结出累累硕果,先后获得国家、省、盐城市奖项10多项。她创新研制夫妻结发绣、胎毛绣;研制微发绣作品,发明独创微发绣针法几十种,正申请国家发明专利。双面发绣《池塘清趣》被北京宋庆龄基金会收藏,发绣《松鹊图》被江苏大剧院收藏,发绣长卷《文姬归汉图》《郎世宁八骏图》《一百零八将》等10幅作品被盐城市博物馆永久收藏。
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韩亚凤不忘自己的责任,致力传承发绣技艺,使其不断发扬光大。自2019年2月创办技能大师工作室以来,先后带徒讲课300多人次,其中有40多人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、盐城市工艺美术大师、盐城市工艺美术名人、东台市“十佳绣娘”、发绣高级技师,作品先后获国家级金、银奖30多个。韩亚凤多次携作品参加省、市举办的展演、展示活动,并现场献艺。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发绣这一艺术,让发绣走向世界,韩亚凤先后携绣品赴马来西亚、法国、德国、瑞士、美国、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进行文化艺术交流,得到外国友人的赞赏,提升了中国民间工艺品知名度和美誉度。(刘进涛 武桂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