弶港,江苏省面积最大的镇。200多年前,弶港先民在黄海之滨的潮墩上不经意一“弶”,便“弶”出了一片神奇生长的土地,一代代勤劳智慧的弶港人向海而生,向海图强,书写了弶墩子这座海边渔村到世遗小镇的传奇。
今年以来,弶港镇充分挖掘资源禀赋,聚合滨海特色优势,打造精致康旅小镇,聚力发展农旅渔旅强镇富民新业态。
旅居产业 拓展致富路径
10月18日~20日,上海快乐人生艺术团和上海劳模一行近60人来弶旅居,吃住在八里,游在东台。镇村党员干部化身引导员、讲解员、服务员,不仅让游客吃到地道渔家风味,体验传统特色民宿,赏林观海游得开心,还让游客们享受到贵宾式待遇、管家式服务及家人般温暖,令大家流连忘返、来了还想再来。
据统计,仅国庆期间,弶港就接待游客2万人,1~9月份接待旅居游客5800人,旅游游客4.1万人,带动村民增加收益超300万元。
一个小渔镇缘何能在沪上掀起“到弶港‘林’‘海’旅居”的小旋风?这得益于该镇靶向正确,策略得当,今年以来,全镇上下锚定聚合滨海渔镇优势、突破农旅渔旅发展的思路,成立工作专班,重抓八里、巴斗村居试点,打造“林“”海”旅居样板,畅通沪东两地旅游热线。通过规范引导,八里村成立了专业旅行社,两村提升旅游民宿近百间。
集镇建设 增进民生福祉
渔村有特色,集镇有亮点。结合文旅配套建设与升级,弶港集镇以“渔歌里”街区为核心板块,划出了一片有机更新先行区,成为游客、村民休闲娱乐好去处。华灯初上,具有渔家特色的“渔民号子”奏响了弶港夜生活开始的集结号。一支支广场舞团队自发汇集到渔歌里,大家在各自的片区尽情舞动,让整个集镇热闹起来。街区两侧停满了车辆,一家家小吃美食店挤满了食客。孩子们相约旁边的口袋公园,一起玩滑滑梯、跳蹦蹦床、荡秋千,欢声笑语响彻集镇。
作为弶港镇客厅,渔歌里融入弶港渔歌的文创元素,涵盖了渔业文化、红帆文化、世遗文化和海滨风情,既有人文情怀气息,又有精致时尚生活,与弶六路美食街功能互补,打造了一个以邻里社交社区服务为主,兼顾旅游服务的睦邻院子综合服务中心。
随着老街区微更新,弶港镇一张张设计图正化为现实,一件件民生实事给村民带来“硬核幸福感”。改造提升健康路北段及集镇支路、停车场、广场,启动通海路西延工程。弶城华庭安置区8栋住宅楼和邻里中心主体建筑全部竣工。新增羽毛球场2个,人均体育健身面积达19平方米,位居全市第一。村村建成村级寄递服务站。中来、新曹、新海、八里、巴斗被列入G344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培育计划。
强基工程 提升现代农业
农业发展稳步推进。实施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项目1个20亩,完成耕保督察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问题整改地块10个,恢复耕地141亩。新增家庭农场、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,其中省市示范2家。全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提高到99%,油菜、大豆全程机械化水平达95%。集体经济保持稳定。持续推进“强村富民”工程,村居实质性经营项目达14个。“小田变大田”及土地流转工作稳步推进,新增规模经营面积3040亩。
(程玉娇 陈伽健 胡春静 王慧 魏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