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清晨,随着一声声扫码声响起,许河镇四仓村村头的电商寄递服务站逐渐忙碌起来。
上午十点左右,51岁的村民张仁红将早上新鲜采摘的豌豆苗、香菜和丈夫忘带的充电器打包寄往常州,让家人在外地也能吃上一口鲜香家乡味道。
“大部分都是子女网上下单,我直接来寄。有时候自己也在网上买东西,比以前跑镇上方便多了!”她笑着说道。
该服务站覆盖周边2500余户,不仅是快递中转站,更成为乡村数字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。

站内融合暖心驿站,提供充电、加热、阅读等便民服务,同时开展代买代卖、产品展销、物流中转等业务。据服务站工作人员张芳芳介绍,站内日均处理300件包裹,既有城市寄来的智能设备,也有飞往全国的“许河味道”。
“现在老人网购花草种子、子女寄日用品是常态,双向流动的快递让亲情和乡愁不再遥远。”张芳芳说。
四月暖阳下,许河镇现代农业园吊种冬瓜大棚内,工人正忙碌搭建竹架、牵藤吊蔓,一旁的套种葡萄,也进入整枝阶段。该农业园位于352省道南侧、四仓村境内,核心区占地1000亩,重点发展许河冬瓜科普种植、高效农业冷链物流项目等。
近年来,村两委积极推进土地流转,累计流转土地约1200亩,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3万元。同时,以许河冬瓜和四仓救生器材特色产业为主导,吸引行家里手落户,带动更多村民致富。
“许河冬瓜在市场上知名度较高,我们在这边共投资了300多亩地。”已有十几年冬瓜种植经验的聚香园家庭农场负责人袁志刚介绍,目前他们的合作社已带动周边两三百人务工,年产值近500万元,人均务工增收约4万元。如今,1500亩冬瓜田与年销售额1.5亿元的百家救生器材企业并驾齐驱,成为强村富民双引擎。
沿着村新型农村社区中心大道一路信步,游客中心内咖啡馥郁醇香、便民服务中心内一站式惠民服务便捷高效、综合指挥中心内全村治安环境一目了然。毗邻的卫生室和日间照料中心,构建起健康管理、文化娱乐、营养膳食的养老服务体系。村民不仅可以自助检测血糖血压,还可通过互联网医院实时与市、镇两级医院联动,享受到家门口的三级诊疗服务。

每天中午来日间照料中心就餐时,顺路去卫生室自助测测血糖血压,对于退休的白先银而言,早已习以为常。
“村里环境美了,快递点、长者食堂、卫生室都建好了,还经常举办各种文艺活动,生活比城里还舒心呢。”他笑着打趣道。

从土地碎片化到产业规模化,从治理单向化到服务精准化,四仓村的蜕变印证着基层治理创新的乘法效应。通过土地流转、产业培育、农旅融合夯实经济基础,以帮办代办、村民自治、社区建设优化民生服务,该村走出一条党建强村、产业兴村的振兴之路。
村党委书记万海燕介绍,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.8万元,获评省美丽乡、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荣誉称号。村里将持续深化村校合作,扩大冬瓜等订单农业规模,推进“小田变大田”改革,力争村集体收入再增30万元以上。姚子燕 叶海慧 文/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