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焦玮的书房,会有一种错觉,这莫不是闯进了一位学者的书房?
6个大书柜,满满当当的都是书。卧室里有书架、储藏间里有书箱、阁楼上三面全是书橱,虽然多是些普通的铁皮书柜,然而,书籍满架还是成了他们家最亮眼的风景。
让人惊叹的不仅是这里的藏书量,而是这里的书,不少都是繁体竖排。《十三经注疏》《陶渊明集》《文选》《李太白全集校注》《杜甫全集校注》……在很多年轻人都认识不了多少繁体字的当今,已过不惑之年的焦玮却钟爱这样的古籍。
“现在出版的古籍很多是简体横排本,这适合大众阅读需要,但我个人还是喜欢这种繁体竖排本,文本原态如此,阅读起来才会有原汁原味之感。”焦玮说,大学学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,自己本身很喜欢古典文学,毕业后一直保持这种兴趣。
焦玮表示,自己很少去刻意背诵书中的句子,但是书读多了,一些名言佳句还是不知不觉地刻印在脑海中。“少无适俗韵,性本爱丘山”“纵浪大化中,不喜亦不惧”陶渊明的诗句,是焦玮很喜欢的。在他看来,陶渊明所营造的那种“田居”“桃源”,正是自己所向往的精神栖居地。“‘托身已得所,千载不相违’,我觉得,书房就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所,拥书万卷,徜徉其中,我的心灵也得到了安居。”
在楼上书房里,最醒目的是多种红楼梦古抄本的线装影印本,《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》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》《南京图书馆藏戚蓼生序本石头记》等等。“不同年龄阶段阅读《红楼梦》会有不同的收获,以前总是沉浸于文本叙事的幻境之中,流连于花柳繁华的‘大观园’,而现在则会更多地联系现实社会、人生经历去思考体悟。”焦玮说,自己大学时才第一次完整地把红楼梦读下来,想不到,此后,它成了自己回看最多的书之一。
书读多了,对一些好书,就会特别执着,有时候“代价”还不小。焦玮专门辟了一方“天地”用来珍藏自己淘来的清代佳刻、民国珍本,其中有些书是通过竞拍形式得来的,像《霜厓三剧》《燕乐考原》等刻本成交价均过万。“这些书的内容自己很感兴趣,而且版本早、印刷精、品相好,咬咬牙也就买下来了。”
焦玮表示,自己虽然并没有将自己所读的书,化作笔下的文字,然而,这些书给自己的滋养却是一日日的,他享受的是纯粹读书这个过程。工作之余,大多时间都在伏案阅读,怡然自得。当然,更让焦玮感到幸福的是和儿子一起读书的美好时光,上初一的儿子潜移默化中成了他的“读伴”。
“读书是一个很个人的事儿,你自己有所得是最重要的。”焦玮说,自己很感谢这些书本,是它们养成了今天的自己。(陈美林 杨阳 王志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