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呈现了一个优秀的县级馆创新典范。”“拓宽了工作视野,原来服务模式竟能如此创新。”“书香中国建设在基层的鲜活缩影,东图经验可复制性强,具有推广价值。”……
日前,在陕西榆林召开的202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,东台市图书馆应邀作的两场专题报告——《数智融合背景下东台市图书馆新生态实践探索》和《少儿阅读推广的东台实践与创新路径》,赢得与会同行的广泛好评。这是东台市图书馆首次在中国图书馆年会发声,也是盐城市唯一参与经验交流的单位。
为打破传统图书馆服务在时空方面的限制,东台图书馆构建了“一中心多点全覆盖”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。该体系以总馆为核心,整合镇区图书馆、城市书房、企事业单位阅读点作为分馆,并延伸覆盖至农家书屋和24小时自助书吧,实现全市图书资源通借通还。通过“5G智慧墙”,馆方可以实时掌握图书借还情况、入馆人流量和设备运行状态,完成服务网络的智能调度。“读书漂流瓶”智慧书柜则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,读者凭身份证就能快速办证和借还。
东台图书馆还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,全力打造“10分钟阅读圈”。线下,“东亭书房”“骑手驿站”等多元文化空间融入了阅读、自习与文化展示功能;线上通过微信图书馆、支付宝小程序提供便捷服务,真正让图书馆服务跨越物理边界,实现“读者在哪里,服务就在哪里”。
宜兴市图书馆少儿借阅区主任周圣吉认为:“大家关注的不仅是成果,更是其实现的路径与方法。东台案例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均等化、精准化的要求。”
更令人称道的是东台在少儿阅读方面的创新。馆内近三万平方米空间中,少儿区域占42%,按年龄分层设计,常态化举办“东图姐姐讲故事”、新书分享会、诗词手工、亲子烘焙等沉浸式活动,使图书馆成为孩子们“愿意来、留得住、反复来”的文化天地。开放以来,少儿区域到馆人次年均增长53%。
2022年5月推出的“阅读银行”项目,以游戏化方式激励阅读——孩子每读一本书可获得“阅读币”,用于兑换文创、饮品或手工体验。项目首年就吸引超1000名“小储户”,人均周阅读量达3.5册。此外,通过馆校合作,东台图书馆还将服务延伸进校园,借助流动服务、联合展演与主题研学,打破教育资源壁垒。
今年暑假,东台通过“总馆+分馆”“线上+线下”联动推出83场活动,吸引到馆12万人次,图书流通量达11.3万册次。
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吴远春表示:“东台提供了一种‘图书馆陪伴成长’的思路,很多馆都可以借鉴。”《图书馆报》副社长李晓认为,东台案例兼具技术前瞻与人文深耕,“一硬一软,双轮驱动,体现出了卓越的战略执行力。”
在东台,享阅读。东台图书馆将以此次年会为新起点,持续深化服务创新与智慧赋能,进一步优化特色品牌,构建更加可持续、可复制的公共文化服务“东台模式”。(胡春静 魏颐晖)